首頁 設為首頁 加入我的最愛
分享
facebook Twitter 新浪微博
歷史文化 建築景觀 農禪印象 新聞報導 活動內容
歷史沿革
 
道場功能  
 
大事記  

[ 歷‧史‧文‧化 ]

歷史沿革

回顧農禪寺的歷史,自東初老人於1965年在關渡平原購置一塊土地,並於1975年完成建築一座兩層樓農舍,取百丈禪師「一日不做,一日不食」的精神,將此寺院命名為「農禪寺」。

1977年,東初老人無疾坐化,囑弟子聖嚴法師承接法務。聖嚴法師繼承法務後,不但延續東初老人在佛教教育、文化和慈善事業,更積極推動禪修、講經、念佛等活動。

自1980年始,聖嚴法師於農禪寺舉辦講經活動,所講述內容包括《維摩詰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心經》、《六祖壇經》、《法華經》等大乘經典,往往接引數千人前往聽講。此外,1982年3月,農禪寺成立「福慧念佛會」,於每週六晚上舉行念佛共修活動,並且定期舉辦清明報恩佛七、梁皇寶懺法會、彌陀佛七、年懺、地藏法會、觀音法會等法會共修活動,於大臺北地區自然興起一股至農禪寺聽經、念佛、禪修的風氣,帶動都會年輕人學佛的風潮,同時培育許多青年弘法人才。

1983年中華文化館進行改建工程,而將所有弘化活動及出版業務移至農禪寺舉行,再加上跟隨聖嚴法師學佛、禪修的民眾日益增加,使得農禪寺的空間不敷使用,只得不斷地加蓋鐵皮屋,以因應需求。

隨著農禪寺舉辦的共修活動愈來愈多,參與共修的民眾已非當時空間所能容納,再加上「關渡平原保護區」的公佈,使得農禪寺面臨了拆遷問題,而必須另尋弘法場所。1989年,聖嚴法師帶領近千位念佛會會員,於農禪寺帶領僧俗四眾弟子持誦二十一遍〈大悲咒〉,祈求觀世音菩薩的加持,之後因緣覓得北臺灣金山的一塊土地,成就現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的因緣。

法鼓山近年來已發展成國際性的團體,尤其推動「心靈環保」理念,在臺灣和國際間均引起廣大回響,深獲各界肯定。農禪寺在法鼓山的發展歷程中,猶如扮演了「火車頭」角色,許多會團活動、大型法會皆在此首次舉行,由農禪寺建立模式藍本後,再推展至各地分院或辦事處。

此外,許多深具意義的活動也是在農禪寺舉辦,包括1992年9月的「首屆社會菁英禪修營聯誼會」;1999年8月的「法鼓山第一屆全球僧團大會」;為了紀念東初老人九十冥誕暨圓寂二十周年,於1997年9月首次啟建的梁皇寶懺法會及齋天、瑜伽焰口法會;1993年2月開辦的「在家菩薩戒」等。農禪寺不僅是法鼓山的源頭,更是推展活動的核心,蘊藏了所有僧俗四眾共同成長的記憶,也是法鼓山最重要的弘法據點。

在二○○○年二月九日修正的《文化資產保存法》第三條指出:「歷史建築指未被指定為古蹟,但具有歷史、文化價值之古建築物、傳統聚落、古巿街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蹟。」農禪寺建物年代雖然並不久遠,樣式也很簡樸,但對於民眾的心靈淨化,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,人文意涵豐富;且法鼓山發源地在此,其歷史地位更是重要。因此,臺北市文化局於2004年透過《文化資產保存法》的規定,組成專案小組循序進行相關鑑定,決定將農禪寺登錄為歷史建築。

2005年,臺北市政府通過登錄農禪寺為臺北市歷史建築,寺內的二層樓農舍、入慈悲門,都得到保存,從此成為臺北市的文化財,並且批准擴大改建。以聖嚴法師規劃興建一座「空中樓閣,水月道場」的藍圖,未來的農禪寺,將變成臺北市區內一個淨化心靈的景觀道場,外觀上具有觀光功能,而在實用上又是個弘化的道場,民眾在此觀賞景觀的同時,也能夠在農禪寺的境教中觀心修行。

 

 

 

// 回上一頁 /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