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設為首頁 加入我的最愛
分享
facebook Twitter 新浪微博
歷史文化 建築景觀 農禪印象 新聞報導 活動內容
水月道場
 
歷史建築  
 
寺院景觀  

[ 建‧築‧景‧觀 ]

歷史建築

農禪寺的建築當中,有二處為臺北市歷史建築,一為「開山農舍」,一為「入慈悲門」。

1977年,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遵循恩師東初老人的遺囑,自美國回臺灣接任農禪寺住持,自此之後,農禪寺不僅成了聖嚴法師在臺弘法最主要的道場,在2005年法鼓山落成開山前,也是僧眾弟子們最重要的修行家園。

1978~2009年這二十年間,無數大臺北地區民眾、海內外信眾來到農禪寺,聽聞聖嚴法師弘講佛法、指導禪修;在民眾和社會需求下,各項推廣禪修、文化、慈善等工作的法鼓山佛教事業體系,包括:法鼓山文教基金會(1992)、法鼓文化(1995)等,先後在農禪寺成立及運作。對臺北市而言,農禪寺是民眾的信仰中心,有僧俗四眾共同的生命記憶;對法鼓山來說,農禪寺是法鼓山的發源地;而從世界佛教的發展來看,農禪寺則是漢傳佛教在臺灣展延法脈的重鎮。

 

開山農舍

▉創建時間:1971年左右

▉歷史演變
閱經樓(1975)→譯經院(1978)→三學研修院(1979,法鼓山僧團前身)→歷史建築(2004)

▉內部空間(1977~2009)
一樓:客堂、創辦人辦公室、會客室、候客區
二樓:文殊殿、圖書區、聖嚴法師寮房、錄音室、僧眾寮房、財會室
「開山農舍」為一棟二層樓水泥建築,是農禪寺最早的建築,也是法鼓山的開山基地。農舍外觀為洗石子的灰色牆面,內部為磨石子地板,簡單樸素的構造,呈現出1970年代臺灣鄉村的建築風貌。

開山農舍建於1971年左右,由東初老人率領弟子建造,1975年落成啟用。老人建農舍的目的,一方面是落實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之用,一方面則是做為自修閱讀的閱經樓。老人在農舍二樓設置了文殊殿,供奉代表智慧的文殊師利菩薩,寓有「深入經藏、智慧如海」的涵義。

1977年底,農舍落成後一年多,東初老人圓寂,聖嚴法師繼承師志,接掌中華佛教文化館和農禪寺。回臺後的聖嚴法師,將原在美國的譯經工作移到農禪寺,1978年設置了「譯經院」,當時的農舍除了充當譯經院,也是法師指導年輕學員打禪七的地方。

譯經院持續約一年後結束,譯經院的成員和跟隨法師禪修的學員,希望能留在寺內修學佛法,於是1979年成立「三學研修院」,讓學員持續「戒、定、慧」三學的研修。爾後,學員中有人發心出家,三學研修院漸漸成了培育出家眾的搖籃,後來演變為僧團,也就是法鼓山僧團的前身。

在1978年至2009年間,開山農舍為聖嚴法師、僧眾弟子們的生活起居空間,由於一樓設有客堂、會客室,海內外各界來訪貴賓,都在這裡與聖嚴法師進行會談與交流。二樓文殊殿前的圖書室,則是法師們平日閱覽書籍、充實自我之處。

2004年列入臺北市歷史建築後,農禪寺常住眾主要的起居空間仍在農舍內,一直到2010年,農禪寺進行改建,寺內的鐵皮建物一一拆除,外觀因歷年增建臨時建物而有損壞的開山農舍,同步進行整修,常住眾也因而搬出農舍。2012年底,寺內的新建工程落成啟用,做為歷史建築的開山農舍,則成為一處文化與歷史的保存空間。

 

入慈悲門

▉創建時間:1982年左右

▉功能:農禪寺的三門

由綠色圓柱、綠色琉璃瓦構成的「入慈悲門」,是往年進入農禪寺必經的三門,由於大門的上方端置「入慈悲門」四個字,因此被習稱「入慈悲門」。

入慈悲門是聖嚴法師接掌農禪寺後所興建,當年建造入慈悲門,乃基於區分寺院內外環境的考量。由於早年農禪寺以務農維生、禪修生活為主,寺院周圍是一大片竹子園、菜園,再外圍則是關渡平原的稻田,由於地處偏遠,甚少有對外弘法活動。1977年聖嚴法師接任住持後,舉凡講經、禪修、念佛等活動,主要仍在中華佛教文化館舉行。1982年文化館進行拆除與改建,法師因而將弘法重心移到農禪寺,而信眾們追隨法師,也將學佛修行的地方,轉至農禪寺。

當時農禪寺內僅有一棟開山農舍,要做為弘法道場,容納所有來寺信眾,實在遠遠不足,於是便沿著農舍的前門和外牆,加蓋出一處臨時的鐵皮大殿。當時步出大殿,緊鄰的便是一整片竹林,整個環境沒有內外的區隔,一位護法居士因而建議聖嚴法師在大殿前方築造大門、圍牆、照壁和水池,以區分寺院的內外環境。法師採納了建議,於1982年左右開始建造三門。

聖嚴法師在三門上的橫幅,選用弘一大師的書法題字「入慈悲門」,期勉來農禪寺的信眾,走進了入慈悲門後,能夠學習先發起慈悲心,當內心起了大悲心,對任何人及所有眾生,便能以包容、平等的心相對待。修學佛法、行菩薩道,都是以此為出發點。

佇立原處的「入慈悲門」,歷經鐵皮建物拆除、新建工程完工,目前位置在新建大殿後方的庭院中,隔著新建築,與開山農舍遙相對應,一同見證了農禪寺四十多年來的成長和發展,未來將繼續守護農禪寺,邁向嶄新的弘法之路。

// 回上一頁 /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