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設為首頁 加入我的最愛
分享
facebook Twitter 新浪微博
歷史文化 建築景觀 農禪印象 新聞報導 活動內容
水月道場
 
歷史建築  
 
寺院景觀  

[ 建‧築‧景‧觀 ]

水月道場

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與建築師姚仁喜談及農禪寺的改建時,曾表示:希望農禪寺可以做一個臺灣真正唯一的景觀道場,讓大家到這裡來感受到特別的空間氛圍,而能啟發正念,親近佛法,讓寺院呈現一種殊勝的宗教品質。

當姚仁喜建築師向聖嚴法師請教想將農禪寺建成什麼樣子?法師只給了六個字「空中花,水中月」,並將之取名為「水月道場」。

依據聖嚴法師對農禪寺改建的指示:未來改建之農禪寺為景觀寺院,長在水裡、浮在水面的「水月道場」;從遠處或空中看是浮在水面上的「空中樓閣」。希望這個寺院不是艷麗,不是華麗,也沒有譁眾取寵,希望成為臺北市市區內唯一的景觀道場,它是清雅、樸實、幽靜的、明朗的,沒有太多的色彩,也沒有太多的裝飾,讓這道場成為臺北市的一個地標式的寺廟,讓外國人到了臺灣會想到農禪寺看一下。

因此,在建築設計上,農禪寺新建物採用聖嚴法師向來注重的環保理念,從建築物本身的設計和座向來減少耗能,整個建築物沒有多餘的裝飾,呈現出「本來面目」。秉持著這樣的建築概念,新建物以清水模混凝土為主,採用古拙的石頭、柚木等建材,以簡潔流暢的線條設計,使新建物如聖嚴法師所說的「建材雖是時新的,卻能表現一種歲月的古感,使得建築物落成之初,就像是已經有人住過的老房子一般,而且過了數十年之後,依然不會有太大的改變」,即使經過歲月更迭,亦能維持其優雅樸實的外觀。此外,在地面上舖設粗糙的挪威頁岩,雖經歷時間的洗滌,亦將歷久彌新。

為了呼應「景觀道場」的想法,新建的農禪寺「水月道場」將由臺北市大度路出入,入口處以多層的樹木,將前方高架橋的喧囂吵雜阻隔開來。進入寺院後,映入眼簾的即是「空中樓閣,水月道場」的視覺感受,大殿前方有一長方型水池,透過光與影的映照,呈現出水月道場的意象。再依著水池邊的長廊,或另一邊開闊的石板廣場前往大殿。

大殿的建築有22根巨大的柱廊支撐,外牆則以柚木由上而下垂吊;大殿內部採用木地板和木質牆面構築而成,呈現出一個安靜、單純、簡約的空間,希望人們進入這個空間可以感受到聖嚴法師「經由對空間經驗、對環境氛圍,讓我們憶起佛法僧、憶起佛陀給我們的教導,利用這樣來轉化人心」的期許。

朝南座向的農禪寺大殿,在節能綠建築的考量之下,特別以《心經》經文鏤空於西側整面牆上,當光線投射進來時,即將經文映現到大殿的空間裡,以自然光影的變化,展現中國文化及漢傳佛教文字的特殊性。大殿後方兩樓層的綜合大樓,面向廣場的混凝土牆面,則鏤刻整部《金剛經》五千多字的經文。

禪堂、齋堂、大寮、辦公室、知客處、教室、寮房等空間組成的建築,位於大殿的後方。歷史性建築物「入慈悲門」周邊將重現五○年代的庭園,成為一處「回憶的空間」;東初老人創建的開山農舍則作為紀念展示空間,農舍四周圍繞著當年東初老人親手栽種的十株大王椰子樹,隨風搖曳,見證了農禪寺新與舊、傳承與創新的時代演繹。

 

// 回上一頁 //